李強
  1959年生,溫州人。當過工人,後來考上浙江農大農機專業,是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批大學生。當過團縣委書記、省民政廳處長、永康市委書記、省工商局局長、溫州市委書記、省委秘書長、省委政法委書記、省委副外接式硬碟書記,2013年1月當選為浙江省省長。
  最迴避不了的就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結合的問題。政府銀行利率要乾的和企業要乾的怎麼高度合拍,達到和諧共振。
  阿裡巴巴的合理要求,我們肯定幫他解決。但更重要的不是這些,因為這二手餐飲設備買賣種企業需要的是適合生存的環境√厥庹呋釹呂吹鈉笠擔敲揮芯赫Φ摹�
  我們說的權力清單,整合負債不是說放權多少,而是釐清政府部門的權力邊界。這和前一輪政府自身改革特別是以行政審批改革為突破口的放權不完全一樣了。
  “騰籠換鳥”是眼下沿海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熱詞。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長李強昨日接受南方都市報的專訪,暢談浙江正在探索的經濟轉型升級二手製冰機路徑。
  李強說,10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提出,以“騰籠換鳥”的思路和“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加快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10年來,浙江一直在深入探索實踐。他認為,“四換三名”就是這一戰略思想的深化、具體化。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用好兩種力量:一是驅動,二是倒逼。同時,政府要乾的和企業要乾的高度合拍,達到和諧共振,才能把轉型升級的力量釋放到最大。
  2013年1月,土生土長的李強成為浙江省省長,他著手謀劃經濟轉型升級這一老課題的新突破,切入方式卻不是經濟領域,而是政府自身改革。
  簡政放權 突破改革
  這名熟稔省情的高級幹部在上任伊始就提出: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縱向撬動政府自身改革,橫向撬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
  “這幾年,有時候覺得政府變成‘閑不住的手’了,這和機構職能擴張過多,而且分割得又比較細,有時候給人的感覺就是管得比較多,反而捆住了市場主體的手腳”。李強說。
  他給浙江定下的目標是:打造成為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的省份之一。經過努力削權,短短一年之內,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了59%。2013年浙江省的“三公”目標是零增長,結果下降了15%。2014年,省市縣各級政府“三公”經費預算支出削減30%,將全部用於治水。
  轉型抓手“四換三名”
  去年,浙江提出的“四換三名”則成為轉型的一個重要抓手。
  “四換”為:騰籠換鳥、機器換人、空間換地、電商換市;“三名”是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
  “機器換人”,實質是產業技術的創新。看得見的是節約勞動力,應對“民工荒”,更重要的是推動創新成果大規模地轉化應用於產業,並推動人力資本的開發和積累,提高勞動生產率。浙江還要把“機器換機器”和“人換人”結合起來,促使經濟發展立足於產業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積累基礎之上。
  “空間換地”,實質是要素配置方式創新。把浙江全陸域作為一個大城市來規劃,進一步通過區域功能定位來優化生產力空間佈局,用價格杠桿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和單位畝產。
  “電商換市”,實質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把線上線下“兩個市場大省”融合起來,打造成“一個市場強省”,把市場的控制力提升上去,真正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在李強看來,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擴大開放,浙商會迸發巨大的活力和能量。活力很重要的體現在企業家精神,只要這種精神在,轉型升級的各種“坎”都能跨過去。因此,“三名”,就是花大力氣培育一批知名企業、知名品牌和知名企業家,苦練內功,打造百年企業,用一批優勢龍頭企業支撐起浙江製造。
  三個尊重 兩個符合
  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力量如何統籌,以達到最佳效果?
  李強的思考是,政府要乾的和企業要乾的怎麼高度合拍,達到和諧共振,把轉型升級的力量放到最大,見效就一定是快的。
  所以要做到尊重規律、法治、主體,符合實際、“四化”(新型工業化、新型城市化同步推進,還有國際化、信息化)。
  他認為,政府不過多干預微觀事務,做好制度供給、市場監管;讓企業、市場乾好自己的事,把價值規律優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出來。市場經濟實際上就是法治經濟。投資商最擔心資金是否安全、合法權益有無保障;競爭是否公平、能不能真正做到非禁即入;信用好不好,契約精神是否得到充分尊重。而尊重主體,意味著一定要站在企業的角度想問題、出思路、拿辦法,尊重企業的選擇權,尊重市場的選擇。因為轉型升級最終還是決定於市場主體。
  “政策上不能一刀切,規則要公平透明。”“比如要素配置,不能某個人說了算,要按照畝產綜合效益來排序,保障上、價格上有梯次,企業都能對號入座、心中有數,這樣好企業、落後企業都沒有意見。即便淘汰落後產能,也要有重組退出、改造提升或者直接關停等多種辦法,都有路可以走。”李強這樣解釋“符合實際”。
  而符合“四化”,則意味著產業的發展一定不能遍地開花,要全域優化空間佈局,有國際化的視野,抓信息化與產業的深度融合,產業和城市深度融合,建好產業集聚區特別是核心區塊,集聚科技、人才、產業等高端要素。
  創新驅動 倒逼轉型
  在回答“到底用什麼推動經濟轉型”這一問題時,李強的結論是:浙江轉型升級,要堅持“一個驅動,兩個倒逼”,載體就是“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和“四換三名”。
  以創新為驅動,環境和要素倒逼企業轉型升級。環境倒逼就是以治水治氣治環境為突破口,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要素倒逼,就是以“畝產論英雄”為標桿,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在李強看來,這兩個倒逼也是聯動的。一方面提高產業的節能節水節電等能耗、用地、環保、技術、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據此加強監管,推動“騰籠換鳥”。另一方面,按畝均稅收產出配置土地、排污權、能耗,通過市場化手段體現要素價值和節約價值,倒逼企業搞轉型、集約利用。“我們已經在海寧市搞了試點,通過獎勵一部分企業,懲罰少部分企業,‘板子’打在少數企業身上,給企業普遍戴上‘緊箍咒’,觸動大部分企業加快轉型。”李強說。
  [對話]
  浙江留住馬雲“不是靠一味給政策”
  李強認為政府要給企業鬆綁,用治水倒逼企業轉型
  轉型升級
  政府引導和民間活力需很好融合
  南都:珠三角和長三角多年來都面臨“經濟轉型升級”這個問題。我們註意到,今年1月浙江溫嶺一家鞋廠燒了一場大火,暴露了當地製鞋業“低、小、散”的格局。你怎麼看?
  李強:不管長三角還是珠三角,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傳統產業也好,中低端產業也好,都要經歷一個階段的“陣痛”。新產業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自己引進來、拼出來、創出來的。我們需要盡全力避免發生安全事故,引導企業告別粗放式經營。但企業是市場主體,政府不能命令企業生產什麼、不生產什麼。一個地方的產業更替,不是一句簡單的話,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市場準入標準很重要,質量、安全、環保、技術等,既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導向,也是市場監管的依據,這就是給市場一個可預期的環境,這樣政府與市場比較容易形成合力。
  南都:沿海地區近年提得較多的是新興產業,政府可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但有時並非政府想推就推得成,見效也難稱“快”。浙江提出“四換三名”戰略,在“轉”的過程中,政府和市場的力量如何統籌,以達到最佳效果?
  李強:如你所言,我們不僅深感浙江轉型升級任務之重,也深感轉型升級推進之難,問題在於政府引導和民間活力有沒有很好融合。去年10月,我與鄭永年、姚景源等幾位專家交流時,曾提了一個觀點,要用中醫理論來應對經濟轉型。
  中醫講望聞問切,要對症施治。不能簡單停留在一句話———“根子在發展方式上”,這樣籠而統之,切入不到企業、產業實際。就像感冒,要分清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要留心不同人表現不一樣。轉型升級就一定要把實際問題細化、具體化。
  中醫講標本兼治,綜合調理。就是把病癥作為一個系統來治理,在儘量不損害肌體的情況下,通過綜合調理,增加肌體生命力來治療疾病。轉型升級,很難“一招鮮吃遍天”。“四換三名”就是多措共治,強活力之本,壯產業之基,核心是強化內生增長的動力和活力。
  治理經濟
  尊重企業和市場的選擇
  南都:談到經濟工作,常常用的詞彙是“管理”。你以中醫的比方,用的是“調理”,其實是在講“治理”?
  李強:對。轉型升級中,高新產業的發展也好,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也好,最迴避不了的就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結合的問題,政府推動和企業主動相融合的問題。
  這是一個合拍度的問題,政府要乾的和企業要乾的怎麼高度合拍,達到和諧共振,把轉型升級力量放到最大,我想見效就會比較快。我們現在推動轉型升級,實施“四換三名”工程,搞的一些改革試點,出台的一些政策,都努力做到合拍。
  南都:如何合拍、共振,這兩個詞彙很有意思,你的思考有具體答案嗎?
  李強:“三個尊重、兩個符合”。要尊重規律,按經濟規律、市場規律來辦,把價值規律優化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發揮出來。要尊重法治,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抓經濟,把制度完善起來,規則公平公開,契約充分尊重,社會高度誠信,這個投資環境一定是好的。要尊重主體,轉型升級最終還是決定於市場主體,一定要換位思考,政策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尊重企業的選擇權,尊重市場的選擇。我想,做到這三個尊重,又符合實際、符合現代化發展要求,相信是對路的。
  南都:很多人把環境和要素問題理解成轉型的對立面,但浙江經濟發展思路中卻將其當成一種動力。為什麼?
  李強:老百姓不太會關心G D P增長多少,關心的是喝的水好不好、上班路上堵不堵、空氣質量好不好、吃的東西安不安全。改革的終極目標是惠民,經濟的發展轉型要以老百姓的需求為落腳點。環境治理是真正的惠民工程,政府應該打頭陣。環境倒逼,治水治氣治環境,根子在岸上、在產業上。抓治水,實際就是直接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環境和要素是聯動的,耗得多,排放就多。特別是浙江資源稟賦比較貧乏,承載力也越來越逼近極限。我們不能“吃子孫飯”,要“畝產論英雄”,按畝均產出水平來配置要素,好企業好項目優先保障價格優惠,落後企業實施懲罰性價格,這個價格差距是幾倍,用價值杠桿來倒逼落後產能關停並轉。
  創新驅動
  浙江最成功的就是把人變成資源
  南都:說到創新驅動,外界很感興趣一個問題:現在很多城市都想把阿裡巴巴引到當地去。浙江怎麼留住馬雲?
  李強:互聯網公司最需要的是什麼?不是便宜的土地、優惠的政策,而是創新的土壤、創新的人群、創新的文化。阿裡巴巴從浙江長出來,是因為它的創新文化與浙江的創新文化合拍,是因為浙江既有創業創新氛圍又有誠信法治環境。浙江已經成為一個電子商務大省,一個線上線下皆活躍的市場大省。現在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資源的利用方式已經徹底變革。馬雲沒有必要搬來搬去,市場佈局有需要,在其他地方設個分支機構就行了。我相信,靠優惠政策吸引馬雲落戶估計很難成功。
  在浙江,阿裡巴巴的合理要求,我們肯定幫他解決。但更重要的不是這些,因為這種企業需要的是適合生存的環境。政府要創造一個好的環境,讓企業覺得在這裡發展很舒服,能夠健康成長。而不是一味給予特殊政策,靠特殊政策活下來的企業,是沒有競爭力的。
  南都:政府創造的這種環境,也是你所講到的“一個驅動”。“創新”是老生常談,在你眼裡浙江的創新環境有什麼獨特性?
  李強:我所說的創新,不僅僅是科技創新,還包括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等很多內涵。對浙江來說,我們要向改革要活力,向科技要動力,讓所有市場主體充分釋放能量。
  改革開放36年,浙江最成功之處,就是把人———浙江人自身變成資源。特別是眾多的市場主體、浙商群體,是我們活力所在。要進一步給他們“鬆綁”,去年抓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目的就是激發民間與市場的活力。
  科技創新,關鍵是以企業為龍頭的產學研創新聯盟、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攻關突破。去年我們抓了機器換人、電商換市,不僅節約勞動力、開拓市場,而且推動創新成果大規模地轉化應用於產業,推動商業模式創新,促使浙江經濟增長建立在科技創新和人力資本積累基礎之上,這就是強化經濟增長的內生性。
  審批改革
  列權力清單 釐清政府權力邊界
  南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其實在許多地方都有過。但老百姓和企業較多的疑問是,官方的權力下放數據和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有落差。問題出在哪兒?
  李強:可能是有這樣的情況,錶面上行政許可、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大大減少,但實際上有的部門把相當部分的行政權力轉化為可以直接與行政相對人發生關係的指導、監督、檢查等權力,這就好比把這些權力“放在籠子”里,籠子的鑰匙又在自己手中,想用的時候可以隨時拿出來,既有“面子”,也有“裡子”。
  為了讓這種“偏門”走不通,讓“灰色地帶”不再存在,我們去年大力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力求把行政權力納入法治軌道。
  我們說的權力清單,不是說放權多少,而是釐清政府部門的權力邊界。這和前一輪政府自身改革特別是以行政審批改革為突破口的放權不完全一樣了。
  首先是清權。一個部門一共有多少項權力,這些權力是不是法律給的,依據在哪裡。即便是法律有規定,但在現在背景下,你的權力行使對經濟發展起到抑製作用還是促進作用?從合法合理的角度去看,該削減的削減,該嚴管的嚴管,該下放的下放,這就是確權。這裡有法律調整的問題,要積極推動。再就是制權,行使權力的時候要公開,要接受監督。浙江各級政府會因為這張清單加快職能轉變。
  民營銀行
  5個試點4個是浙江人主導
  南都:浙江民資豐厚、民營經濟發達,今年有什麼預期?比如民營銀行、利率市場化。
  李強:民營銀行試點已經明確,一共5個,浙江有2個,上海復星、均瑤也是浙江人辦的。所以說5個民營銀行試點4個是浙江人主導的,體現了浙商的活力和地位。
  我相信今年會有突破。全面深化改革,不是某一個點、某一個行業、某一個地方的改革。中央非常明確,問題導向推進改革,遇到問題逐個解決。我們有信心把浙江各項改革深化下去,因為浙江就是靠吃改革飯長大的。
  南都:你如何判斷這種經濟改革的結果?
  李強:政府、企業、社會和諧共振,經濟改革的成果才會好。現在,“五水共治”、“四換三名”等舉措,很多是企業和社會已經在乾的,或者很迫切想乾的。簡政放權,更是社會和企業最希望政府乾的。
  比如,要素倒逼。有個企業家說,轉型升級是自我發展也是社會責任,政府不抓我們也要做,這好比爬樓梯,我們先上去了,一批關聯企業會跟上來。應該講,見效比較明顯。去年,全省關停低端落後企業和作坊1.8萬家左右;鋼鐵、水泥、印染、造紙等18個重點行業1658家企業淘汰落後產能,騰出能耗空間144萬噸標準煤、CO D等排放空間近3萬噸;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4600億元,增長25.8%,萬元增加值用工下降9.2%;新產品產值增長24.4%,發明專利申請量增長31%;網絡零售額增長88.5%;新設立企業21.4萬家,增長80 .5%。這一串數字,說明產業素質在明顯提升,民間活力得到進一步釋放。
  [熱點話題]
  個別企業資金鏈出問題不必反應過度
  南都:改革總會遇到問題。從“吳英案”之後,浙江民間資金鏈斷裂的消息不少。最近又出現“浙江美女老闆俞優靜捲款跑路”這樣的新聞。你怎麼看待?
  李強:我很理解媒體的關註,它有新聞價值,吸引眼球。我是以很平常的心態去看待的,浙江有370多萬家市場主體(企業和個體戶),出現零星的事件也屬正常。浙江經濟整體發展態勢不錯,個別企業出現資金鏈問題,不必反應過度。但政府應該重視,事件發生後永康市政府就馬上組織工作組,依法依規採取了措施。
  看待任何地方的發展,都要用歷史的眼光,擺到一個較長的時空去觀察,把觀察期放長一點。不能說這個人今天感冒,就斷定他體質很差。也許他10年才感冒兩次,身體其實很好。
  採寫:南都記者 蔣生 發自北京
  攝影:南都記者 劉有志 發自北京  (原標題:地方行政改革不能“權力進籠子,鑰匙在手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fhpvlgkzm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